在中国福建号航母问世前,恐怕没人能料到我们能这么快自主研发成功配备弹射起飞系统的大型平甲板航母!要知道从辽宁舰服役到现在不过十年时间,中间还造出了山东舰,这样迅猛的发展速度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更离不开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放眼全球,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航母技术如此快速升级的国家,恐怕只有中国能做到!
我国福建舰航母采用了常规动力系统与电磁弹射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方案,目前在全球现役航母中是唯一采用这种独特组合的舰艇!特别是电磁弹射技术,虽然早前外界对此有过不少讨论,但几乎没人料到我们不仅成功攻克了这项尖端技术,还真正实现了在航母上的实际应用!
鲜为人知的是,我国福建号航母最初设计时并未打算采用电磁弹射系统,而是准备沿用传统的蒸汽弹射技术。这是因为当时国内在电磁弹射领域尚未完全掌握核心技术,为确保项目稳妥推进,蒸汽弹射成为首选方案。然而在建造过程中,中国科研团队成功攻克了电磁弹射的核心技术难题,这才促使福建号航母中途变更设计方案,最终搭载了更先进的电磁弹射装置。
不过当时福建号航母的建造已经进行到一半,在调整过程中还是留下了一些看起来不太协调的小问题。这里提到的小问题并不会影响航母的正常使用,下面咱们就具体来看一看!
这张福建号航母正面结构图中,右下方位置的舰载机升降台紧邻着战机起飞用的挡焰板。由于两套设备安装距离过近,实际操作时会出现功能冲突——当升降台运送舰载机时,挡焰板就处于锁定状态;反过来挡焰板启用保障战机起飞时,升降台就必须停止作业。这两套关键装置目前尚无法实现同步运作。
不过航母日常使用完全没问题,只有遇到极端情况才会影响性能!查了资料才明白,当初这么设计,是因为咱们的航母在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之间做了技术选择!
福建舰最初设计采用的是蒸汽弹射系统,这种装置的轨道长度相对较短,原本不会干扰舰载机的正常起降。后来因为成功研发了电磁弹射技术,就改用新型电磁弹射装置。由于电磁弹射的工作方式需要更长的轨道,设计人员通过调整甲板布局,将弹射轨道与舰载机尾焰防护板的位置适当压缩,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观察到的甲板构造形态。
要我说这真是甜蜜的负担,毕竟咱们跳过了蒸汽弹射直接上马更先进的电磁弹射,让国产第三艘航母一亮相就技惊四座!电磁弹射效率可比蒸汽式翻了好几倍,简直就是质的飞跃!所以在这种技术跨越面前,付出些必要代价完全值得,您觉得是不是这个理?